目前分類:佛弟子傳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簡介阿難的一生(二)                佛陀的侍者

                   

  前言 

阿難是佛陀的堂兄弟,他在三十七歲時與阿那律等釋迦族貴族子弟出家,加入僧團的第一個雨安居便證得預流果。在他加入僧團的第十八年時,被選任職於侍者一職。那時佛陀已經五十五歲了,在那之前,佛陀沒有一位固定的侍者,因此佛陀希望阿難來擔任侍者一職。阿難當時提出了八個請求,而佛陀也答應他的請求。本期所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阿難他擔任侍者的因緣條件如何以及他為何要開出這八個條件?阿難在往後二十五年中如何扮演著侍者的角色呢?是否由於生為佛陀的侍者而疏忽自己的道業呢?

釋覺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序言 

 

在聖典中沒有專門以傳記為主的記載,並沒有哪一部經講述佛弟子的事蹟傳記;在律藏、經典中也沒有提到,即使在註解書中也沒有提到佛弟子的生平事蹟--如舍利弗尊者的出生、家庭人員、成長、學習過程、出家修行、證果乃至度化眾生的過程等這樣的前後連貫起來的傳記。註解書中提到的也只是針對該事件的因緣作個說明。為什麼佛弟子的傳記沒有一個完整的說明呢?在印度的文化中,印度風俗比較不重視歷史,即使是具體的人物他們也不重視。這反應在印度文化中的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歸屬於印度文化圈中,在那文化圈內的宗教與文學有其共通性。而華人為什麼歷史意識這麼強烈,華人文化對於歷史的紀念性很強,尤其是人物傳,如在五世紀時便有《史記、列傳》;而相對於佛陀創教的印度,一直到十九世紀洋人接觸佛教之後,他們基於要了解佛教的事實考量,對於相對的史地、文化與人物都做個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後來這些資料都整理在巴利聖典協會(THE PALI TEXT SOCIETY)所編著之《巴利專有名詞》(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這本書中,作者MALALASEKERA博士將佛教中的人物、地名、經名都有完整的記載與說明。另外赤沼智善所編著的《印度固有名詞》一書中,也有完整的說明,不過此書資料也包括了漢譯資料。 

釋覺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